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许多时候,在谈及青海拉面产业时,人们的目光总喜欢聚焦在其百亿收入这一个数字上,也正因为这一数字,人们已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认为青海拉面身价百亿是对这一产业的终极表述。殊不知青海拉面的身价远远不止百亿。百度“拉面”,能搜到1500万条信息;百度“青海拉面”,能搜到240万条信息;百度“拉面经济”,能搜到230万条信息。从一碗面到一种经济现象,再到优势产业,通过这一些数字,折射出的是对青海拉面的一种记录、一种关注、一种热度。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的《你想象不到的拉面产业》一文中就提出了:“一碗拉面背后的百亿产业,是扶贫攻坚的历史、是民族融合的硕果,更有着品牌打造、商业体系建立、民间经济体组织等诸多有趣的话题。同时,也存在又一个地方品牌成为全国品牌、世界品牌的诸多可能。”这样的表述可以说更符合青海拉面产业的前世今生。
对青海拉面产业做出这样的表述,绝不是空穴来风。青海拉面历时30多年,从一种经济现象到优势产业,已成为海东最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走出了一条具有西部高原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为促进海东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身价仅用一个收入数据来定论显然是不严谨的。
纵观青海拉面一路走来,这碗面的背后的确蕴藏了诸多的故事,也涵盖了诸多隐形财富和价值,这碗面里大有乾坤。
面对青海拉面产业,人们最容易忽略的是拉面人的创业精神。在过去诸多青海拉面的宣传中,产值收入往往先声夺人,有关对拉面人创业精神的表述却寥若星辰。其实,在青海拉面产业的整个发展中,青海拉面人的创业精神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在拉面人的世界里,不仅仅只有票子、房子和车子,还有他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拥有了票子、房子和车子,也是这种精神支撑他们一路阔步走来,换了一种活法。
大家很清楚,拉面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目不识丁、食不果腹、两腿泥巴是他们当初的真实写照。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来自生活艰苦的乡村和边远山区,相当一部分人群属于易地搬迁和符合享受政府低保政策的对象,穷则思变才让他们走上了背井离乡之路。就是这样一群人一头扎进特区厦门,如星火燎原般将拉面馆开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走出了国门。试想,他们的这股子劲道究竟来自什么地方?答案就是,来自一种信仰般坚定不移的创业精神。
拉面人这种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值得总结和不断弘扬。许多拉面人创业初期都是将自己逼到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地步,有的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的拉面大师马海刚还是孩子时就加入到了拉面人的行列。刚到厦门的日子里,由于他身材矮小没有一家拉面馆愿意收他帮厨,没有返程的车票钱,他只能跑遍厦门所有的拉面馆,最终在一家拉面馆打杂。虽然薪水很低,但是他极为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学到拉面技艺,每次吃饭都是自己拉面,粗细不分,生熟不嫌,都会一口一口地吃掉。晚上六七个人挤在灶台上方临时搭建的阁楼里,高温之下整夜难以入睡,身上长满了痱子,白天依旧用心地去做每一件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用心不仅老板看在眼里,也让他的拉面技艺日渐成熟,很快老板给他加薪让他开始拉面,从一个打杂成为拉面匠。这一干就是两年,外出第一次回家给家里买了一匹骡子。
当马海刚再次回到厦门时,一位经常在这家拉面馆用餐的台商找他商议带他去菲律宾,他欣然允诺。在马尼拉的街头,马海刚将这碗面拉得风生水起,成为当时马尼拉街头的一道风景,在短短的八个月里,他就为家中添置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并改造了房屋。从此,马海刚一路走来,其研发的阴阳面被誉为拉面一绝,秘制的干拌党参汤闻名遐迩。每每谈及这一切,他都会说,人活着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撑,没有一种精神支撑,无论怎样也走不到今天。
这也许就是所有拉面人的脊梁。拉面人正因为拥有这种精神,才成就了青海拉面产业,实现了拉面人换个活法的美好夙愿。30年来,一代又一代拉面人在创业的历程中,始终处在一种不断探索前行的境地,“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由于拉面人在创业路上历经太多的艰辛,造就了拉面人特有的个性,养成了拉面人特有的品质,形成了拉面人特有的精神,这一精神的灵魂实质就是勇于拼搏。
没有拉面人勇于拼搏的精神,可以说就没有青海拉面今天的生动局面。纵观青海拉面的前世今生,一群目不识丁、两脚泥土的农民勇于置身都市,在市场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之道,活生生地靠一碗面打出一片新天地,让海东17万农民走出了大山,让一个市为之骄傲,让一个省为其叫好,让全国人民知晓青海拉面,没有拉面人顽强的拼搏是万万做不到的。同时,能够将一碗面做成一个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带动更多上游产业应运而生,其中没有拉面人的顽强拼搏,也是不可能的。
青海拉面产业走到今天,值得研讨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弘扬并传承青海拉面人的创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到,拼搏是创业最雄厚的资本,拼搏是做大做强拉面产业的内在动力,拼搏是青海拉面产业走向新高度的不二选择,也将是青海拉面谱写新传奇的基石。
青海拉面是打入全国市场最早的本土产业,是唯一在全国市场立于不败,维持的时间最长的产业,更是占据全国餐饮市场分布区域最广的产业。在北上广、珠三角等一线城市也好,还是在老边穷、发展中地区也罢,青海拉面可谓无处不有。为此,有人激情宣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青海拉面。
之所以敢这样宣称,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青海拉面在全国分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经济越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一线城市,青海拉面馆数量也越多、越集中。例如浙江、广东拥有青海拉面馆均超过了4000家;江苏、上海也突破了3000家;其他东南沿海10余个省市突破了上千家。
这折射出一个信息,青海拉面完全具备与其他中式快餐分享市场的能力。青海拉面从走向全国,历经近30年,长期处在拉面队伍不断壮大、经营效益持续增长的态势。从最初的弟兄两个人唱响“走出山门天地宽”,到现在的十万拉面大军下江南;从最初的漂泊异乡创业养家糊口,到今天的置业异地发家致富实现小康奔大康的现实,青海拉面产业的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
记者多年跟踪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发现,青海拉面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心地带及其周边卫星城市、县区,以及全国数以万计的航空港、车站码头、高等院校等人口集散、密集性地带,尚有大量真空市场和处女地有待拓展。
青海拉面巨大的发展空间不仅给拉面人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更重要的是这碗面改变了拉面人以及他们后代的命运,让走出山门的他们实现了命运的转场。
要说青海拉面产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民族整体综合素养的提升。青海拉面产业的一二代创业者们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从他们走出山门踏进都市的第一天起,就深深感到没有文化的可怕,好多人像瞎子一样是摸着石头趟过创业这条河的。所以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也深深打上了决不让下一代也成为“睁眼瞎”的烙印。
据记者调查,青海拉面经营户所到之处,孩子上学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拉面经营户们在当地争取最多的政策是让孩子能在当地受到同等教育。为此他们不顾一切代价,只要孩子能上好学校,就舍得投入,就甘心付出。这与传统男儿早日下地干活、女儿早日出门嫁人的观念是一场激烈的对决。在武汉、广州、深圳、厦门、杭州、苏州、上海等城市,所有拉面经营户的学龄子女无一失学,有些经营户对就近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满意,宁可放弃享受的义务教育政策,也要花高额学费选择教学质量高的私立学校,目的是要将孩子培养成才。
20年前,撒拉族妇女韩梅的丈夫不幸病逝,她只身带着刚满学龄的儿子韩有才闯荡厦门,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拉面馆,这也让韩有才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2012年,韩有才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系。2011年,化隆高考文科状元韩惠敏被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录取。据了解,韩惠敏的父亲就是在三门峡开拉面馆的个体户。韩惠敏深有感触地和记者说,没有父亲外出创业,就没有她今天的名校之梦。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海东拉面经营户子女考入大学的达500多名,并且不乏考入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学子。
有拉面老板指出,假如没有拉面产业,这一些孩子就不能享受到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没办法实现大学梦。同时,拉面从业人员相对置身发达城市和地区,许多人在新的环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意识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有相当一部分拉面馆老板开始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学餐饮管理、法律和法规,甚至走进名校听专家、教授的相关讲座,思想意识和综合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如果说前30年海东拉面经营户们赚到的是钱的线年他们收获的是知识,收获的是一个民族综合素养的提高,其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告知人们的另一个不争事实是,这碗面让近20万青海人口走向了富裕,特别是有力促进了全省贫困人口脱贫进程。纵观青海拉面大军人员构成,贫困人口占了绝大多数。仅在海东市,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从事拉面经营,在这些人员中,贫困人员又占了绝大多数。
透过现象看实质的线万人,但是,其所产生的影响却在波及当地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至于对政府行为也在产生一定影响。首先,20万贫困人口能自行脱贫致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能给政府减轻多少负担是有不言而喻的。这里面政府同样是受益者,从中能节约出大量的精力和扶贫资金用于其他投入。20万拉面大军长期在外从事拉面经济,部分成功人士在返乡创业,惠及当地的同时,腾出大量土地,除少数流转出让外,大部分土地供亲朋邻里无偿种养,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内外双赢。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的20万拉面大军,给当地节省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这对相对落后和财力不强的发展中省份来说是一种全面减负,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对公共资源的占有数量和质量,也隐性地助推了当地脱贫进程。
从这一意义上讲,政府在拉面产业上“大做文章”,把这一产业当作地域经济发展的主打产业精心经营,是一劳永逸的主要脱贫手段和最具实效的途径。
青海拉面产业带给全省的深刻变化,不单单是使一个特殊群体告别了贫困,走向了富裕,而且是使一个庞大的群体实现了华丽转身,转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彻底将自己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大步走进了城镇、都市,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全省城镇化发展步伐。在这一点上,青海拉面可谓功不可没。盘点青海拉面大军的历史显而易见,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可以说所有的创业者、经营户都是出色的水手,只要是走出去的人中,没有几个是败走麦城的,几乎清一色发了家致了富,手头的积蓄足以买得起房,购得起车,绝大多数人已经在各大城市完成创业后开始置业。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省城城东区一带近10年“两化”人剧增,其中绝大多数是靠拉面赚钱后在此购房安家;拉面二代从小随拉面一代已习惯了都市生活,即便是子承父业,大家表示回乡返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相当一部分拉面二代已经就地购买了房产;拉面三代是拉面经济最大的受益人,前辈们奋斗改变命运后的余荫足以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完全融入了父辈们创业所在的城市,他们将何去何从是一个未知数,但是能肯定的一点是,他们中的部分人已经不会回到父辈们曾经出生的地方。由此显而易见,青海拉面产业的发展,对全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具有助推器的作用。在此需要深刻认识到的一点是,这种通过拉面经营方式实现农民生产、生活的蜕变,是一个主动过渡的过程,自然形成,没有排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力发展青海拉面产业,努力提档升级这一产业,引导更多农民参与拉面经济,远比整体迁移、集中安置投入少,风险低,划算得多。
青海拉面产业发展在省级层面上的另一个巨大作用是,为宣传大美青海搭建了一个庞大而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宣传平台。遍及全国270多个城市的近3万多家拉面馆,无论店大店小、挂什么招牌,都是青海对外开放、多层面全方位展示青海风采的一扇窗。
故土难离是人之常情,背井离乡的青海拉面人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泥土气息依旧是难以割舍的情怀。无论走进哪个城市的青海拉面馆,都能多多少少看到青海元素,听到高原的声音。从诸如渺渺青海湖、巍巍昆仑山、浩瀚柴达木、秀美孟达天池之类的图片贴画,到青藏高原、三江源头、亚洲净土、中国夏都之类的标牌字眼,总能呼吸到牦牛肉、冬虫草、黑枸杞、红景天的诱人气息,总能听到《我是循化的尕撒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悠扬旋律。好多拉面馆的招牌直接就是“大美青海拉面馆”,也有人干脆就将“大美青海”写在菜品上作点缀用。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拉面馆俨然就是一扇宣传大美青海的窗口。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相当一部分外地人是通过青海拉面馆知道了青海、了解了青海。记者曾在多地与当地有关部门干部交流时发现,是青海拉面让他们有机会走进青海,了解了青海的宗教文化、少数民族习俗,领略了大美青海的风采,知道了青海的很多特产,聆听了天籁般的青海花儿,密切了与青海的友好互动,达成了诸多合作事宜……更重要的是,青海拉面产业的形成使青海形象在全国市场上密集亮相,使青海在全国的影响力得以提升。
如果说这只是表象的话,更重要的是青海拉面产业已经逐步开始影响区域产业体系。据保守统计,目前青海在全国的拉面馆,每天牛肉需求达500吨以上,羊肉需求是牛肉的三倍以上;各种蔬菜、调味品、奶制品需求更是无法计算。其中,青海的牛羊肉、部分蔬菜、调味品、奶制品被业内人士和各地消费者视为上乘食材,在销售价位上明显高于别的地方的食材。
随着青海拉面产业品牌化发展,拉面业态也在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阿~面道”“西遇西域”“青拉”“化隆牛肉拉面”“撒拉人”“小西湖”“夏雪花”等拉面品牌已经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位于北京西单的“阿~面道·牦牛肉功夫面”、地处花都商业城的“西遇西域牛肉面”、身在杭州的“青拉牛肉面”等一批最具代表性的拉面企业全面实现现代餐饮管理模式,全方位开始整体拉动拉面行业向现代企业未来的发展。“西遇西域牛肉面”集团每年以近百家的速度覆盖广州,走向海南、陕西、上海等地高端市场。青海拉面的品牌效应与日俱增,诸多食材指向青海,企业文化突出西部,慢慢的变成了绝对的网红打卡地,青海拉面企业的代表作。
由此显而易见,随着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不断突出,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实现,一定会使相关产业受到刺激,带动其发展,其带动意义是全省性的。因此,青海拉面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拉面人的事情,更是青海大家的事情,将青海拉面产业做大做强,对青海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在拉面人的努力下,青海拉面明天的传奇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