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塘栖村,作为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以其独特的枇杷产业和糕点文化,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塘栖村全力发展枇杷产业,将“小枇杷”做成“大文章”。通过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作和电商化销售,塘栖枇杷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海外,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同时,他们结合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如“老刀糕点”与“法根糕点”,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一系列以枇杷和糕点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实现了农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塘栖村也曾陷入村级集体经济排在全镇倒数第三,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的困境。2014年初,塘栖村就开展“五水共治”专项工作,清除了大量淤泥他生活及建筑垃圾。2017年,塘栖村又排摸全村的小微水体,剿灭了劣Ⅴ类水。自此,村内河道环境卫生全方面提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日趋成熟、群众卫生观念不断增强。
2016年,塘栖村开展“三改一拆”行动,整治了“一户多宅”的问题,拆改拆除了大量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这次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整治工作意义重大,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了足够的空间。
2017年,塘栖村作为垃圾分类工作先行试点村,通过农户培训、骨干示范、志愿者入户指导、检查等方式,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塘栖村还对各家的垃圾分类情况作出评价,每季末再结算积分,印制成兑换券发放给农户,农户可以拿着兑换券前往村里的“分类超市”自行换取所需物品。
村容村貌整治基本完成后,塘栖村开始全方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7年,塘栖村巧借“美丽余杭”东风,以打造“全域景区”为目标,因地制宜谋划“村委中心圈,塘超小径大圆环”的美丽乡村框架,积极地推进“美丽生态、美丽村落、美丽庭院、美丽故事、美丽人物、美丽风俗、美丽村道、美丽河道、美丽产业”等“九美”培育,努力打造“地净、物美、人和”的塘栖版美丽乡村。
法根食品,是杭州余杭区的金字招牌。而法根糕点创始人李法根的女儿李婷在经营的同时,还把电商经验传授给村民。
塘栖是枇杷的故乡,极短的保质期却是枇杷的致命伤。为解决这一个难题,李婷带领果农们组建了一个电商训练营,手把手教大家通过电商做枇杷生意。她还将家传的糕点制作技艺与枇杷相结合,以日本点心水信玄饼为灵感,研发出了“水晶枇杷糕”“枇杷冻”等新产品,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塘栖枇杷,赋予了新的生命形态。
除了产品与经营方式,为留存中华传统点心文化,李婷还重新建立了“法根糕点体验馆”,用于传统食品文化来源的对外展示。孩子们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验DIY传统美食。24节气传统点心吃什么,中秋节为何吃月饼等。
近年来,村里开始牵手法根食品开展村企共建,组织村民开展体验活动,以传统工艺、本土特色与现代元素撞击文化火花。法根食品还要建设可供参观的生产体验中心,在这样一个场地里面,你们可以体验学习制作传统糕点,在制作的步骤中向大家传播糕点背后的文化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2022年,塘栖村提出要打造“三众三园”模式,所谓“三众”,便是众学、众创、众筹平台,所谓“三园”则对应打造共富研学中心、共富果园、共富乐园,“三众”和“三园”一一对应,成为塘栖村致富的金钥匙。
“众学”——乡村共富研学中心,这里以前是法根食品的老厂房,现在改造成了研学中心。研学中心总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配置有数字化展示大厅、多媒体教室、大教室、会议室,还提供住宿。
研学中心”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按需设置模块化培训课程,建立“基础+专题+特色”课程教学体系,提供菜单式和制定式培训服务。在这里,村民能学习到思想理论、政策法规、经管以及个人修养等多种多样的课程。
共富果园是一个一年四季都有水果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园内种植了6亩悬吊式“天空草莓瀑布”,草莓成熟期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日最高客流量可达3千。同时,枇杷节期间果园内还提供枇杷采摘、垂钓等。这些项目的建设都为周边农家乐、住宿提供了客流量,为村民增添了额外收入。
“三众三园”和村集体经济有啥关系呢?其实这是塘栖村特有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塘栖村采用“村集体+村民+商会”的众筹模式,村集体占股20%,村民占股40%,商会占股40%,参与众筹的村民都能够得到分红。这样既降低了村民众筹风险,又调动村民认筹股份的积极性。
随着“共富乐园”游乐项目增多,核心区游客量大增,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客流量每日多达上万人、营业收入每日多达6万余元。通过“三众三园”的模式,塘栖村找到了适合发展的新路子。